天然肠衣号称软黄金,欧美等发达国家的香肠制品基本上都用天然肠衣做包装,是安全、可食、营养丰富和易于消化的纯天然食品包装。几年前,国际市场肠衣供不应求,尤其是肉制品加工旺季,天然肠衣更是“一米难求”,我国肠衣产业也因此开上“高速路”,占据世界肠衣出口的“半壁江山”。
然而随着市场的发展,许多发达国家开始加入到肠衣生产加工的行列。2015年,我国出口肠衣9.47万吨、货值10.39亿美元,出口量下降明显,尤以羊肠衣为甚,均价同比下降13.5%。
菏泽是山东出口肠衣最多的地区,据当地肠衣生产企业反应,目前,肠衣销售行情一直低迷,跌的不只是价格,也跌了很多企业的信心,企业出口倍感压力。
企业资金“压力大”。一是人民币升值影响出口。随着人民币对欧元、日元汇率持续走高,企业出口的成本优势已完全被抵消,致使肠衣产品出口收益逐步下降;二是资金周转压力大。一个集装箱肠衣产品货值400万元至600万元人民币,按每个肠衣企业每月出口一个集装箱,考虑海运周期及回款时限,企业需要2000万元至3000万元资金周转;三是利润严重下滑。自2013年肠衣价格飚到高点后,企业高价哄抢原料,随后原料价格持续下滑,目前下跌50%左右,而肠衣成品价格则一路下跌60%左右,原料价格和出口价格不协调,严重挤压利润空间。
国际竞争“压力大”。肠衣作为可以食用的食品包装,消费量基本保持稳定。巴基斯坦、蒙古国等国家陆续开始加工肠衣,虽然产品质量与我国相比相差甚远,但是由于劳动力成本偏低,占据明显的价格优势;受国外经济低迷影响,市场对天然肠衣需求降低,人造蛋白肠衣以其价格低廉、规格统一、更适用于机械化生产,且均价比天然肠衣便宜六成,更受客户的青睐。
企业管理“压力大”。目前,我国肠衣出口企业生产经营管理存在以下主要问题:一是肠衣出口企业以中小型企业居多,技术管理人员少,没有足够的资金注入,企业抵抗市场风险能力差;二是技术工人紧缺,导致劳动力成本增加,加重企业运营负担;三是传统的肠衣消费市场基本已形成固化的营销体系,在一定程度上形成了市场垄断,出口肠衣的利润难以最大化,开拓新的销售市场难;四是肠衣企业属于被动型适应出口,产品规格由客户制定,客户经常引导企业超量生产,恶意压低产品价格。
出口条件“压力大”。欧盟、美国和日本是我国盐渍肠衣主要出口市场,我国对上述国家和地区出口的肠衣金额占全部出口金额的70%左右,出口市场较为集中,尽管企业努力开拓新兴市场,力争实现出口市场多元化,但是从目前的出口情况来看,传统出口市场仍占据主要地位,出口贸易也因此极易受国外技术性贸易措施影响。欧盟规定盐渍肠衣中氯霉素、硝基呋喃类代谢物不得检出,要求出口方批批检测,增加企业竞争成本;日本也于2006年5月29日起实施“肯定列表制度”,并执行新的残留限量标准。此外,受日本要求中国输日肠衣必须在该国指定口岸消毒的影响,肠衣套管、套片等附加值较高、中国加工优势明显的深加工产品难以进入日本市场。
值得注意的是,肠衣在国外消费量基本保持稳定,而我国在世界肠衣贸易中所占比重却处于下降趋势,出口竞争日益激烈,恐失“半壁江山”。